中公会计专注财会类考试培训
会计从业|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
首页 > 资讯 > 会计从业 > 考试资讯 >

2014年甘肃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

来源:甘肃会计网 2014-02-14 18:16:50

导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资讯关注中公会计网,考试政策解读,免费资料获取!

会计从业考试交流群:237072779


考试必备

2014会计从业网校辅导课程

2014新版会计从业辅导教材


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工作的通知

甘财会[2014]6号

各市(州)财政局:

为做好全省2014年度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工作,根据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 号)和《关于印发新旧有关衔接规定的通知》(财会[2013]3号)精神,现就考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考试科目

甘肃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行无纸化考试,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

二、报名条件

申请参加甘肃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

(二)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有下列行为的,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1.因有《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所列违法情形,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之日起5年以内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报名要求

(一)符合报名条件,参加甘肃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简称应考人员),应一次性填报三门考试科目(简称全科)。

(二)符合报名条件,应考人员已取得电算证书的(含从其他省财政部门取得的电算证书),只报考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两门考试科目(简称两科)。报名时,应考人员须准确填写电算证书号。

四、报名及考试时间

(一) 报名时间:2014年3月3日8:30至21日18:00(节假日除外)。

(二)考试时间:2014年5月至2014年7月。每科目的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三科(或两科)连续考试,中间不安排休息。

五、报名办法

(一)兰州市实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具体报名办法由兰州市财政局制定。

(二)其他各市(州)、省直报名按以下办法进行:

1.应考人员登录甘肃会计网(http://www.gskjw.com.cn/)或甘肃省财政厅(http://www.czxx.gansu.gov.cn)网站,点击“会计管理”进入甘肃会计网。进入甘肃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后,选择报名点(市州、省直),准确填写个人基本信息。

2.将尺寸为114x156、大小不超过15K的1寸近期免冠彩色证件照片上传至报名表格照片处进行保存。保存成功后,打印甘肃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表,到当地财政部门缴纳费用并打印报名回执,完成应考人员报名。

3.准考证打印在报名结束一个月后(注意网上通知),由考生自行登录甘肃会计网进行打印。

(三)各市(州)应在报名结束后的15日内将各科目考试人数、考试时间安排等报省财政厅会计处,并将报名数据上传至甘肃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管理系统。

六、考试成绩

甘肃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各科目应一次性,每科的合格成绩为60分,单科合格成绩不累计。

考试结束后,各市(州)应及时上报、公布考试成绩。 应考人员可在“甘肃会计网”查询考试成绩、打印考试合格单。

考试结果自公布6个月内,全科考试合格人员可到财政部门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两科考试合格的人员,持电算证书(电算证书的有效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到财政部门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七、收费标准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务费每科45元。

八、考试用书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我省统一征订了考试辅导教材,报考人员可根据需要报名时到当地财政会计管理部门进行咨询或购买。

甘肃省财政厅

2014年2月13日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中公会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获取更多会计报考资讯,备考资料,模拟试题请关注新浪微博中公会计、官方微信及 人人公共主页:

中公金融人人人网
热门标签: 中公会计官方微信:zg1686836365

责任编辑:offcn

中公会计-专注财会类考试培训

中公教育旗下品牌,依托中公教育品牌的丰富资源与团队,中公会计网开设了会计从业、会计实操、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CPA)等项目培训,为高校财经类学生与在职会计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考试辅导与技能培训,并在职业规划、求职就业等方向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