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会计专注财会类考试培训
会计从业|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
首页 > 资料 > 注册会计师 > 税法 > 章节重难点 >

2017年注会考试税法考点: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来源:中公会计 2017-07-26 11:13:43

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将于10月14日、15日举行,中公会计网为帮助备考2017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备考,特整理注册会计师考试考点解析,今天中公会计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注会考试税法考点: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助力考生们轻松备考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同时,也欢迎考生点击加入>>>【2017注会备考④群】:254588397,群里会每天更新考试资讯及资料,供考生学习使用。

【考点】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频】高频考点

【难度】适中

一、税率

3%-5%的幅度比例税率,省级政府确定。

二、契税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计税依据:不动产的价格

具体情况 计税依据规定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使用权出售
房屋买卖
成交价格
土地使用权、房屋赠与 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
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 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差额;
交换价格相等免契税;
价格不等,多付款一方缴纳契税。
转让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房地产转让者补交契税,计税依据为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者土地收益
房屋附属设施 1.不涉及权属转移变动的,不征税。
2.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房屋附属设施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按照合同规定的总价款计算征收契税。(含精装修费)
3.承受的房屋附属设施权属如果是单独计价的,按照当地适用的税率征收,如果与房屋统一计价的,适用与房屋相同的税率。
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 应对受赠人全额征收契税。(法定继承人除外)
【提示】缴纳契税和印花税时,纳税人须提交经税务审核签字盖章的《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

【例题1.单选题】根据契税相关规定,房屋赠与时契税的计税依据是()。

A.协议成交价格

B.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公示的土地基准价格

C.不同地段的土地使用权及房屋转让的成交价格

D.征收机关参照当地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的价格

【答案】D。解析: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其计税依据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例题2.多选题】下列情形中,由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契税计税依据的有()。

A.房屋赠与

B.国有土地使用权赠与

C.房屋交换

D.房产作价投资入股

【答案】ABD。解析:选项C,房屋交换以交换的价格差额作为计税依据。

【例题3.单选题】(2016年)甲企业2016年1月因无力偿还乙企业已到期的债务3000万元,经双方协商甲企业同意以自有房产偿还债务,该房产的原值5000万元,净值2000万元,评估现值9000万元,乙企业支付差价款6000万元,双方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则乙企业计缴契税的计税依据是()。

A.5000万元

B.6000万元

C.9000万元

D.2000万元

【答案】C。解析:以房产抵偿债务,按照房屋的折价款作为计税依据缴纳契税,本题中的折价款为9000万元。

【例题4.多选题】(2016年)甲企业2016年3月以自有房产对乙企业进行投资并取得了相应的股权,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经有关部门评估,该房产的现值为24000万元。当月丙企业以股权方式购买该房产并办理了过户手续,支付的股份价值为30000万元。下列各企业计缴契税的处理中,正确的有()。

A.乙企业向丙企业出售房屋不缴纳契税

B.甲企业以房产投资的行为不缴纳契税

C.丙企业按30000万元作为计税依据计缴契税

D.乙企业从甲企业取得房屋按房产现值24000万元作为计税依据计缴契税

【答案】ABCD。解析:契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乙向丙出售,应该由丙缴纳契税,以成交价30000万元缴纳契税;以房产投资、入股,由产权承受方缴纳契税,所以甲不缴纳契税,应该由乙按24000万元缴纳契税。

2017年注会考试《税法》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2017年注会1元考试报

2018年注会全国开课啦!

版权声明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获取更多会计报考资讯,备考资料,模拟试题请关注中公会计新浪微博官方微信主页:

微博:@中公会计 微信:中公注册会计师

热门标签: 注会考试 税法考点 税率 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 中公会计官方微信:zg1686836365

责任编辑:liangjin

中公会计-专注财会类考试培训

中公教育旗下品牌,依托中公教育品牌的丰富资源与团队,中公会计网开设了会计从业、会计实操、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CPA)等项目培训,为高校财经类学生与在职会计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考试辅导与技能培训,并在职业规划、求职就业等方向给予指导。